昨夜,抱负轿车在纳斯达克上市,第一个交易日,以每股 15.5 美元收盘,市值到达 139 亿美元。
由于种种你懂得的原因,抱负轿车团队没有亲赴美国,而是在坐落北京顺义的抱负交给中心完成了「云敲钟」。
昨夜的朋友圈归于抱负,刷屏之盛况不亚于两年前蔚来轿车的 IPO。
抱负是继蔚来之后,第二家登陆纳斯达克的我国造车新势力。从前缔造了易车和轿车之家的两个人,换了条赛道,又成了外人眼里的对手。
这两家公司经常被拿来混为一谈,只不过,这次抱负的 IPO,补齐了一个重要的对标维度。
抱负的几个转折点
和任何公司相同,抱负从创建到上市的路途,也不是一往无前的,其间,几个要害节点值得一说。
2015 年 6 月,李想脱离他创建的轿车之家,同年 7 月 1 日,「车和家」正式建立,这便是抱负轿车最早的姓名。
而就在车和家建立之前的几天,我在东三环的一家星巴克还采访了李斌和李想,那是他们针对蔚来轿车(其时叫 NEXTEV)项目初次对外发声,彼时李想仍是以蔚来出资人身份呈现的。
而在车和家创建之初,李想想做的是一辆为城市中近距离通勤打造的四轮微型电动车(SEV)。我一向很等待这辆车面世,但由于法律法规等种种原因,它毕竟流产,李想决断停掉了这个项目。尽管在我看来有些惋惜,但现在回看,不得不供认,这个项目的及时停止,对抱负轿车是至关重要的,这是他们的第一个转折点。
李想从前说过,他们只要一次出牌时机。谁知道,这张牌出到一半,又被拿了回去,换了张新牌出来。
SEV 项目的失利没有让抱负团队就此低沉,原先规划中的第二款产品——中大型 7 座 SUV「抱负 ONE」在 2019 年 10 月总算上市,这也是现在抱负轿车的仅有一款产品。
在我看来,抱负上市过程中第二个至关重要的节点,是美团及王兴的出资。
在云敲钟现场,李想特别感谢了经纬创投的张颖,原因是张颖三次在抱负轿车最需求钱的时分出手相助。抱负 ONE 上市之后,抱负需求继续融资,张颖给李想的主张是「把你身边有钱的朋友都访问一遍」,李想找了四个运营千亿级公司的朋友,毕竟王兴和张一鸣容许出资。
在本年 6 月抱负的 5.5 亿美元 D 轮融资中,美团贡献了 5 个亿,而在上一年 8 月的 C 轮融资中,王兴个人出资将近 3 亿美元。这两轮投下来,美团和王兴及其关联方具有了抱负轿车 23.5%的股份,是最大的组织股东,而李想个人持股 25.1%。
抱负 IPO,我以为王兴起到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,他的入局,不只供给了财政支撑,也供给了一个强有力的背书。当然,这次 IPO,也让王兴血赚。
比照蔚来,抱负股票更值得买?
首个交易日,抱负简直到达了和蔚来相同的市值。两家企业的 IPO 体现,毕竟免不了被拿来做无意义的比照。
昨夜,一个蔚来的出资者跟我诉苦:蔚来上市一堆人吐槽,抱负上市却是另一番景色,有点想不明白……
其实不管是蔚来仍是抱负的 IPO,都不乏恭喜者和看衰者,但抱负这次 IPO 的言论环境的确要比蔚来那次好一些。原因其实不难理解,微观来看,首个交易日,抱负股票从每股 11.5 块一度涨到 17 块多,而蔚来首日却一度跌破发行价。
抱负在招股书里发表的运营情况,也要比蔚来略好,比方正向现金流和正向毛利率。这好像让外界对抱负的远景有更坚决的认知。详细的数据在此就不列举了,相关文章现已太多太多。而从新车交给量来看,蔚来 IPO 前只交给了几百台 ES8,抱负 ONE 现在的交给量却是过万的。
微观来看,在蔚来 IPO 的那个时刻段,大部分人对所谓「互联网造车」还持怀疑情绪,蔚来替友商们承受了太多压力。
咱们应该用一个更长的时刻维度来看待蔚来和抱负的远景,假如坚决看好智能电动车这条赛道,以及由此带来的出行革新,那么现在蔚来和抱负的潜力都还远没有被开释,也就不存在谁家股票更值得买的问题,蔚来和抱负谁更好,也并不那么重要。
就像王兴所说,「那些以为李想的抱负是操盘一个千亿美元的抱负轿车的朋友们,你们仍是轻视了一个数量级。」
对蔚来和李斌来说,道理是相同的。
而在登陆资本商场这条路上,蔚来和抱负并不独行,小鹏轿车也在推动 IPO 进展,接下来,或许还有更多。
增程不是原罪
在对抱负不看好的声响里,增程电动这个技能道路是被指责最多的,正如最初很多人对蔚来换电技能的质疑。而当人们说起「智能电动车技能」这个论题时,特斯拉才是最「政治正确」的那个。
技能的确有高低之分,但任何技能毕竟都要转化为产品,商场体现是验证技能是否可行的重要目标。事实上,在我看来,特斯拉和蔚来/抱负做电动车的思路,其实必定程度上折射了中美两国的商场特性。
美国是技能驱动的商场,极客文明盛行,最初乔布斯就从前说过,苹果要做的不是满意用户需求,而是发明需求。而特斯拉身上的技能基因则更为显着。
但我国是购买力驱动的商场。公民需求什么,企业就做什么。蔚来和抱负,一个是纯电道路,一个是增程道路,看似不同,但本质上来说,他们的解决方案,其实都是在尽可能满意顾客对「电动车」这个产品的需求,蔚来的补能系统和抱负的增程电动,都是在想方设法消除用户的路程焦虑,让用户因而买单。
我信任抱负终有一天会彻底纯电化。而现在的增程道路,有助于他们用最少的资金、最短的时刻打造出一个爆款产品,在李想眼里,他们当下在做的全部,都是为了拿到自动驾驶年代的门票。
就在云敲钟典礼上,李想表明,将把 L4 级自动驾驶的研制进展提前到本年开端。
看似特斯拉、蔚来、抱负们现在做的是交通工具,但这远不是他们的鸿沟。就像谷歌,靠搜索引擎发家,但早已不只是搜索引擎。
当然,抱负所面临的,也绝不是一往无前的远景。比方,抱负 ONE 的销量是否具有可继续性?第二款产品是否能击中顾客痛点?自动驾驶的研制是否是一个大坑?
还有最要害的一点:接下来几年,抱负关于资金的需求,要远比现在多得多。花钱功率超高是抱负团队的优势,但这不等于抱负具有肯定让人定心的继续造血才能。
说几句题外话
在蔚来和抱负建立的最前期,咱们就在跟踪报道这两家公司,因而,不管是蔚来仍是抱负的 IPO,都免不了让我慨叹。
还记得 2014 年我第一次试驾特斯拉 Model S,其时写了一篇文章,首要观念是批判特斯拉后排差劲,我司创始人胡阿姨看完文章,对我进行了深入的批判,她以为,不能以传统视角去看待特斯拉这样的新生事物,那次谈天深入地影响了尔后几年我对智能电动车的根本情绪。面临蔚来和抱负这样的造车新势力,咱们一直乐意抱着一颗宽恕的心态去看待,在轿车这个长时间原封不动的传统职业里,不管是马斯克,仍是李斌、李想,都是值得尊敬的,由于他们勇于革新。
在这场革新中,有人收成了财富,有人重塑了世界观,有人得到了一台和以往天壤之别的交通工具,每个人都在必定程度上被它影响着,毕竟无法置身其外。
但这场历时多年的「追剧」,还远没有结束。
本文作者:刘时笑
End
回来,检查更多
责任编辑: